数据化运营的思路有哪些?
欢迎各位阅读本篇,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本篇文章讲述了数据化运营的思路有哪些?
1. 分解思路
做互联网运营的数据分析,首先就是学会“分解”。将数据分解,将问题分解。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层层向下分解,找出更多的“子数据”,通过对子数据的挖掘和优化,往往能逐个击破,找到方向,提升最后的“关键指标”。这个重要的思路也贯穿了本文章下面几乎所有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往往是分解的能力还不够,只盯着最后大的成交额指标不放,不去挖掘这个指标下面的相关因素,而这些因素就是所谓的细节,做好了,就成为“极致”。
分解思路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助运营更好的分工,进行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使员工更专业,更聚焦到某一块业务上,从而培养出一个细分职能的专家,当每个细分职能都有专家时,又会反应在运营细节的完美上。
2. 追踪思路
运营的问题,是追踪出来的,不是一次就看出来的。所有的数据都是靠积累和沉淀才能发现问题,单一的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只能称为 “数值”。比如一个店铺今天的流量是2000,转化率1.5%,成交额3000 ,好还是不好,进步还是退步了,不知道。只有放到近1周,近1个月,甚至是近1年的数据中,组成线性的趋势去研究,才能找到“问题”,这个时候的数据才是有意义的。
所以,无论到哪一个阶段的店铺,都要养成一个每日积累数据的习惯,我们知道淘宝后台会有成熟的数据产品,会给你看一个趋势和历史数据,但这个远远不够,需要把所有数据都摘录到自己的数据库中,结合不同数据维度去综合分析问题,建立追踪机制,也就是下面讲的“结合思路”。中型以上的电商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数据管理模式,对重点指标进行监控,以保证及时定位到问题作出相应决策。
比如下方某电商用FineReport搭建的数据决策系统。
3. 结合思路
单独追踪一个数据的会比较“片面”,得出结论甚至是错误的。因为所有电商的核心数据在一段时间内,具备偶然性和关联性的。
偶然性是指,可能某一天,转化率突然降低,比日常要低很多,这个是非常可能发生的。于是,所有人都惊慌失措,找到转化率相关的因素,看产品详情页的设计,产品的价格,找客服聊天记录,“优化了”整整1天详情页的设计,使产品价格更低了,售前客服被整顿了。最后发现一切照旧,还浪费了1天时间做了很多无用的工作。
关联性是指,大部分指标都是具有关联性,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转化率突然的降低,最后发现是在昨天流量突然暴涨,再看看流量来源,大部分来自于推广流量,不精准,但人多。
所以,追踪数据一定是多个维度一起看的,一般来说,转化率和流量是负相关的,流量暴涨,转化率就会下降;转化率上升,客单价就会下降。(大型促销活动除外)
但是,追踪了数据,多个维度结合了来分析数据,结论依然可能会不准确,原因在于,这2个思路都是在和“自己比”,我们还需要进行“与其他人对比”。这就是下面介绍的“对比思路”。
4. 对比思路
对比就是和其他人比。这个其他人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可以是与自己品牌定位相似的店铺数据,也可以是同行业中做的比较好的店铺数据。最具有可比性的还是跟自己“同层级”店铺。通过对比,才能发现自己差距到底在哪,找到优化的正确方向。
实际案例,之前做微波炉产品,销售量一直不如竞争品牌—格兰仕,然后去分析数据发现流量差很多。于是加大了展示类(钻石展位,CPM)和竞价类(直通车,CPC)广告的投入,却发现收效甚微,甚至牺牲了大部分利润。最后我们拿着同类型的一个产品,做了深度对比分析,发现流量来源中,自然搜索相差比较大,才发现是品牌认知的问题。于是推动品牌商着重于对产品品牌的打造。
5. 节点思路
节点思路就是将大的营销事件作为节点单独标记,数据剔除出来单独进行分析。在日常运营中,营销活动对数据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突然参加了淘宝官方的活动,比如聚划算等,会让某几天的流量,转化率,成交额飙升,这个时候我们再将这些数据插入到日常运营数据分析中,就会引起“失真”,影响对店铺日常运营优化方向的判断。
6. 锚点思路
#p#分页标题#e#
锚点思路有2层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在做业务数据分析中,当存在多个因子影响一个数据指标时,只留一个因子做变量,其他因子保持不变,然后测试这个因子对于最终指标影响的程度。比如,下面会讲到的转化率,有6个因子与之有关,但每个因子对于转化率的影响又不相同,这个时候,需要进行一个小测试,保持1个因子变动,其他5个不变,放到市场中实际销售,最终得出这个因子与转化率的具体影响关系,以便后续做更多优化。
第二层含义是产品竞争力层面。通过锚点策略可以让用户更快速的做决策,使产品销售的更好。比如,A和B两个店铺经营同一个品牌,这个品牌下面有1号和2号产品,这个时候,A店铺与B店铺沟通,A主力卖1号,B主力卖2号,这时,A可以把2号产品价格标高,以便帮助B店铺做价格“锚点”,让用户知道B店铺2号产品确实有价格优势,这样用户决策将加快。A店铺也同理。
7. 行为标记思路
行为标记法,就是将大动作的优化,大的项目上线及时标注在数据报表中。以便在后面通过数据检验是否是有效。因为大部分的优化导致的结果,都是“滞后”的,也就是说,一个大的优化动作,可能在1个月后才能体现出来效果,甚至是半年后才会有效果。当然,也有些优化动作是即时的,比如宝贝标题对于搜索结果的影响。无论怎样,在运营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的知道,哪些事情是花费了大量时间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
之前我们做产品包装优化,用了1个月与品牌商沟通,品牌商再通过各种测试,实验,采购新的包装材料,2个月后我们给用户发出的货就都是新包装的产品了。但是,在采用新包装产品1个月后,退货率只是缓慢下降,到第2个月后才明确的在财务表中提现,因破损造成的退货下降了很多,用户体验好了,再1个月后回购率也提升了。进而提升了整个店铺销量和好评率。
以上7种思路是数据分析基础,下面将落实到具体每个运营指标的优化,你将看到所有指标都被7种思路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所贯穿。有了这样的分析思路,无论做哪一块内容,都将快速的找到核心问题,进而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享:运营
标绘图流程
通过用标绘图描述流程,您可以对其中每一步骤标明价值等级,进而据此区别所做的工作是否对整个流程具有增值作用。据此您可以重新 组织流程,去掉那些不增值的工作。如果不能完全删减某个步骤,或许可以对其进行简化。这类分析可应用于公司的所有流程,能帮助您增加整个业务的价值。
运营标绘图流程使用的符号与流程图很类似,指出整个过程中某一特定环节的运作情况。标绘图流程的符号包括:
只有通过运营或决策才实现价值提升。要确定过程中有多少步骤没有 增加价值,可将它们一一列出,并为每一行为符号插入一列。对每个步骤标明其涉及的行为类型(如运营、移动、延迟等)。对各列的标记进行合计,由运营列和决策列相加得到能增加价值的步骤总数,随后将其余列相加得出不增加价值的步骤总数。
您可以由此开始流程的改善工作。
模型化和模拟“假设”情况
您所创建的流程图和标绘图流程也可以作为模型参考。尽管这些模型能很好的解释“结果”,但是它们无法回答更细的问题,诸如“如何做”、“何时”以及“何地”。某典型业务所用流程若具有一定复杂度,则单纯依靠流程图很难判断变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时模拟模型就有了用武之地。模拟方式允许您对模型加以更改,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流程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对流程的模拟,您可以优化流程,进而节省财力。
通过模拟您还可以做一些“假设”情况的试验。您可以判断:
员工缺勤可能对流程的影响
取消初步看上去无设置必要的岗位后可能导致的额外开支
通过对工作区域的简单调整,使存放部件和原料占用更少的仓储空间而可能节省的时间和资金。
由技术人员自己撰写报告,不经 行政人员而可能节省的财力。
#p#分页标题#e#
这种模拟需要一些创造性的思维和相关人员的投入。不要忽视实际执行人员对 流程优化的意见。他们或许是对所从事的任务了解最为全面的人,很可能对改善系统有相当多的想法。
小结: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