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相对购置力平价理论(Relative PPP )
相对购置力平价理论是卡塞尔在1918年阐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通货膨胀率和汇率变换干系时提出的。相对购置力平价理论强调,即期与远期之间的通货膨胀率不同必需等同于这个期限内汇率的不同。
假如纷歧致,就会呈现套利环境,直到汇率调解到两者一致为止。在实际应用中,计较购置力平价可以用消费者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或GNP缩减指数暗示物价程度。
公式暗示:
本国钱币新汇率=本国钱币旧汇率×(本国钱币购置力变革率/外国钱币购置力变革率)
=本国钱币旧汇率×(本国物价指数/外国物价指数)[1]
干系
绝对购置力平价理论和相对购置力平价理论各有其利用的范畴:绝对购置力平价理论用来说明汇率的抉择,相对购置力平价用来表明汇率的颠簸。[1]
理论公式
购置力平价理论展现了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革之间的干系,为汇率预测提供了一个理论基本,即预期的汇率变革应该便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差别。但由于汇率变换不只受到通货膨胀差此外影响,还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且由于运输本钱、生意业务本钱和因商业壁垒和非商业壁垒引起的国际市场的支解,导致基于购置力平价前提条件的公式在现实中很难完全创立。因此,汇率在短期内的变换常常背离购置力平价理论。但假如可以或许精确地预测通货膨胀率,则该理论在恒久中以及通货膨胀很高的经济中照旧可以或许创立的,在确定钱币的平衡汇率和预测恒久汇率变换趋势中有必然浸染。[1]
偏离
相对购置力平价的寄义是,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别抉择的。以中美两国为例,若中国通货膨胀率高出美国,则人民币将贬值,反之人民币将升值。按照易纲、范敏的研究, 从1980年~1996年17年中,除了1980年~1984年,1990年~1991年间美国的通胀率高于中国通胀率外,其余年份里中国通胀率均高于美国。当美国通胀率高于中国通胀率时,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如相对购置力平价理论所言而升值,反而贬值了。而在人民币升值的年份,中国通胀率却高于美国通胀率。由此可知,人民币汇率与购置力平价是背离的,中美两国通胀率的变革与汇率变革之间的干系不切合相对购置力平价理论。[1]